教师节专访|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2021/10/11 20:57    阅读:

他们,播种智慧的种子;他们,传承文化的灵魂。


今天是我国的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小新对公司教龄超过35周年的专任教师——岳晓华教授和邢永川副教授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教书育人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心声。


问题一: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呢?

岳老师:成为一名教师不是我的选择,我是1986年毕业留校的。当时我们那个年代的新闻学子都想到一线去当记者,各级各类报社是非常吸引毕业生的“天然工场”。但我们那个年代不是自主择业,而是分配工作。老师们对我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正好当时学院缺少上广播电视课程的老师,所以就动员我留下来,我最后服从组织和学校的安排,选择了留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邢老师:我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5060全讯白菜网图书馆工作。两年后碰上当时中文系新开设一个专业,需要专业老师,我就转到教学岗位,想不到一干就是36年。


问题二:您已经在学院从教三十多年了,您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岳老师:我们新闻学院从原来二十多平米的小房,发展到现在两万多平米的大楼,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了更好的办公条件,也吸引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员工,在全国的院系里也越来越有影响力。对我来说,从学院建新教学楼,到专业教学科研扩大影响力等方方面面我都参与其中,个人的成长与收获非常大,感触是很深的。


问题三:从教三十多年来,您所教授的专业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您又是如何适应这些变化的呢?

岳老师:我主要教授的是业务类的课程。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课程与实践的联系非常密切。具体到广播电视学科来说,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比如说设备的更新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些变化带来了拍摄观念、制作理念的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在随之而改变,讲授业务课的老师也要紧贴时代的发展。

邢老师:尽量给自己充电,尽量不落伍,向新事物靠拢。


问题四:对于年轻老师,您有哪些可以传授的教学经验呢?您觉得对教师来说除了教书育人,还有什么是很重要的呢?

岳老师:以员工为本,以员工为中心,是我们要坚持的理念和原则。

邢老师:我觉得本身能做好教书、育人这两件事,就已经非常不得了。因为在我们与社会进行交流沟通、遇到不懂的东西就去“充充电”的过程,都属于教书育人的一部分,其他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两件事情去做。


问题五:2021级的新同学刚刚进入大学,您对他们接下来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样建议呢?

岳老师:第一,要“学史明智”,要学习和了解我们学院的发展历史。学院新闻学科从1972年成立到现在,不论是老师还是员工都做了许多的探索,作为一名新同学,要了解自己所在学院的情况;第二,要有目标。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一定要设定好一个目标,做好规划,在目标的统领下,跟着规划走,毕业的时候你才会变成自己最初所期待的样子。

邢老师:首先希望同学们不要浪费时间。因为我做过班主任,发现有些同学高中努力学习,高分考入5060全讯白菜网,结果由于没有了家长的管束而变得松懈,成绩滑落到班级的末尾,所以大家要好好把握、珍惜自己的时间,不要到最后追悔莫及。对于新生来说,怎么样尽快适应老员工活是一门学问。大学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要指望有人盯着自己去学习,更需要大家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教师简介

岳晓华,教授,新闻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5060全讯白菜网新闻传播公司党委书记、5060全讯白菜网宣传部部长,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

BAA1

岳晓华老师


邢永川,副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其中2年于该校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学习基础课),1985年9月起在5060全讯白菜网中文系任教,曾任三届员工班主任,3次被评为5060全讯白菜网优秀班主任,2008年3月起在5060全讯白菜网新闻传播学院任教.同年获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团队格。2010年6月获新闻学硕士生导团队格。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2019年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广西地方志学术委员会委员。

E63E

图左为邢永川老师


一朝沐杏雨 终身念师恩希望同学们能理解老师们的用心良苦谨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祝天下所有的教师们教师节快乐!桃李满天下!


文字/岳晓华 邢永川 黄惠婷 刘星宇

图片/人民日报 邢永川 黄惠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