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郑保卫:强化意识形态责任 筑牢新闻舆论阵地

2017/12/28 16:56  郑保卫  阅读:

 

时间:2017年12月27日 转自:中国理论网

http://www.meiweijia.net/ywrd/syxw/201712/t20171226_242290.htm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强化意识形态责任 筑牢新闻舆论阵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

  摘要:本文提出新闻舆论和宣传出版部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关键是要认识和理解习近平在报告中提出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问题,要进一步认清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筑牢新闻舆论和宣传出版思想文化阵地,同时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增强我国新闻出版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传媒集团,为实现十九大所确定的伟大历史任务和宏伟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动力和舆论支持。

  关键词:习近平;十九大报告;意识形态责任;思想舆论阵地

 

  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大会确定了新时代我国改革发展砥砺前行的新的历史方位,制定了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方略和发展蓝图,开启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尤为重要的是,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将其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作为我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行竖起了一面光辉旗帜。
   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和全面准确领会十九大精神,要弄清十九大的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认识,增强信心,积极投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中,去完成十九大所确定的伟大历史使命。
   对于新闻出版部门来说,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关键是要认识和理解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进一步认清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筑牢新闻舆论和宣传出版思想文化阵地,同时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增强我国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传媒集团,为实现十九大所确定的伟大历史任务和宏伟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认清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
   (一)认清工作性质,增强责任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在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第一个“强调”呈现,题目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说明意识形态工作在党的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乃至整个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报告提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理论武装、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和宝贵经验。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阵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就抓好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文化等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各级党委要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新形势出发,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并用五个“事关”强调了它的重要性:“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习近平的这两个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特别是他把新闻舆论和出版工作看作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是他对作为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工作性质地位的准确定位和明确表述。
   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作为新闻舆论和宣传出版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首要工作加以强调,这是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种深化认识,是党中央着眼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制度安排。
   当前,我们学习十九大报告,就要认清意识形态工作的独特性质和重要地位,自觉增强责任意识,用十九大精神来统领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二)把控当前形势,增强应变能力
   总结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经验,无论是夺取政权,还是巩固政权,无论是经济政治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和思想舆论工作政治阵地。为此,党和政府,以及新闻媒体要善于把控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增强应对舆论危机和社会风险的能力。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多变而又严峻的国内外意识形态形势。从国内看,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各种利益调整频繁,关系十分复杂,一些深层次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并且常常会演变为舆论危机和社会风险。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种新变化所引发的新矛盾、新问题、新风险,需要我们有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丑化党史国史,唱衰抹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负面有害信息,一些同主流思想、主流舆论和核心价值观相抵触、相背离的错误思潮、消极舆论、非主流价值观借助各种渠道乘机传播,使得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常有暗流涌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受到冲击。
   在国际层面,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始终没有改变,我们与它们之间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
   特别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各种外来的思想文化产品进入我国,相互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许多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借助各种传播渠道,特别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传入我国,这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其中,一些来自西方的消极、有害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在社会上和群众中,尤其是在青少年中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使得一些人对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缺乏正确认识,以至于出现了思想混乱、方向迷失,以及行为失范等现象。
   而在新闻领域,一些西方新闻观念,如“第四权利”“无冕之王”“客观中立”“媒体独立”等观点,也在潜移默化地侵蚀和影响着我们某些新闻从业人员,致使有些人看不清西方新闻观的本质,分不清它与我国社会主义新闻观之间的根本区别,因而导致理论是非模糊,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方向迷失,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偏差和失误。
   现实告诉我们,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如此复杂而严峻,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新闻舆论和宣传出版思想文化阵地。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牢记东欧和前苏联一些政党轻易放弃意识形态领导权,拱手让出思想舆论阵地,最终丧失国家政权的教训。
   对新闻舆论和宣传出版思想文化工作者来说,面对新形势,我们也要认真总结和记取历史的教训,要充分认识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增强把控当前形势,应对风险和危机的能力。在当前多元多样多变的舆论情势下,我们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认清政治方向,做好正面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有效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凝心、聚力和导向的作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二、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
   (一)把握舆情动态,强化政治责任

   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新闻舆论和宣传出版思想文化部门必须明确自己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方面所应当承担的政治责任,要坚决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切实将意识形态工作摆上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新闻舆论和宣传出版思想文化部门都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当前社会舆情的动态动向,正确判断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社会舆情的形势变化,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家办媒体,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尤其是要结合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他要求新闻出版和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要顶得住、打得赢,敢于发声、敢于亮剑,牢牢地掌握主动权。
   这些话语说得很重,要求也很严,这说明,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新闻出版和宣传思想文化部门都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不容有一丝含糊、大意、犹豫和失职。要敢于承担责任、亮明态度、发出声音,要能够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抑恶扬善,要能够壮大主流声音,扶持积极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做好思想工作,打牢政治基础
   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打牢政治基础。为此,我们要以学习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帮助和引导人民群众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动摇,特别是要打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政治基础,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的不同表现,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 ,以确保政治上不迷途,思想上不转向,行动上不掉队。
   其次,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用这些精神不断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神聚气,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之中。
   第三,我们还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要善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要始终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壮大主流声音,要善于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增强人民群众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侵蚀和影响的能力。
   (三)创新工作方法,强化聚力作用
   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使意识形态工作真正让群众入耳、入脑、入心,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能听懂、愿接受,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要及时了解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准确把握社情舆情民意,特别是要注意强化新闻宣传和思想文化的凝心聚力作用。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要善于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与解决个别性、群体性的思想认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要积极吸引群众参与和体验意识形态工作的过程,使其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得到精神净化和思想升华。

   三、筑牢新闻舆论宣传思想阵地
   (一)增强阵地意识,坚持党媒姓党

   “增强阵地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阵地意识”和“党媒姓党”是习近平“2.19”讲话中的核心观点。所谓“阵地”,通常指的是处在双方交战前沿部位的区域,它是使战争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因此是绝对不能丢失、必须坚守的地方。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增强“阵地意识”尤显重要,如果丧失了意识形态阵地,将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巨大损失,这方面有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
   19世纪7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实行反社会民主党人法,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被迫转入地下。面对如此严重形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信给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人说,在这种情况下,别的东西都可以放弃,唯独三个被他们称之为“阵地”的东西不能放弃,即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理论刊物《新时代》、出版机构苏黎世出版社。在他们看来,如果丢弃了这些重要的政治阵地,党就失去了能够同敌人战斗的思想武器,失去了与党员和广大工人群众联系的精神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正是把新闻传媒看作是党必须坚守,而且决不能放弃的阵地,才反复强调要增强“阵地意识”。他在“2.19”讲话中,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做到“四个牢牢坚持”,即“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这是对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新闻传媒提出的很高的要求,也说明了在党的工作中意识形态工作、新闻舆论、宣传思想和文化出版工作有着极端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党必须坚守,而且绝对不能放弃的重要阵地。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重视互联网工作,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他提出要大力传播健康文化,坚决清除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努力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建设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平台,筑牢新兴媒体这个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
   (二)加强手段创新,打造强势传媒
   “阵地”很重要,而要坚守住阵地,就须拥有精锐的武器和雄厚的实力,同时还要有不断创新的,具有强大优势的战斗手段。因此,打造强势传媒,加强手段创新自然也就是急迫而又重要的事了。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此提出了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 等一系列要求。
   “创新”是新闻事业改革发展,增强实力的必然选择,唯有坚持不断创新,新闻事业才能保持不竭的动力和持久的活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生态环境变化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就提出新闻工作要进行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 等九个方面的创新。
   当前,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在思维方式和思想理念上进行创新,要摒弃一切旧思想、旧观念,要紧紧围绕新媒体、全媒体和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创新思维、理念、体制和机制,努力破解我国新闻业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特别是在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各种新闻理论与实践难题。同时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促进传播手段的创新,加快传播能力的建设。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实力,加快发展。我们要把增强我国新闻出版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传媒集团,作为创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新闻媒体在传播能力和整体实力上与西方国家一些强势媒体还存在差距,这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方面拥有的实力,以及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具有的影响力和引领力很不匹配。
   因此,通过创新增强整体实力,解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而迄今却依然没有真正解决的实力差距,是我国新闻界义不容辞、必须承担的时代使命和历史任务。只有建设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传媒集团,在整体实力上进入国际传播领域前列,我们才能为实现十九大所确定的伟大历史任务和宏伟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动力和舆论支持。
  (三)提高传播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要增强我国新闻传媒的实力,关键是要增强其传播力,因为传播力是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的基础。试想,一个连传播力都不具备的媒体,一个连新闻信息都不能有效传播的媒体,还谈的上什么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要提高传播艺术;要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打造融通中外的新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等。概括地说,这些讲话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我们增强新闻信息传播的能力,特别是要适应现代传播方式发展的新趋势,重视和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努力增强运用新媒体技术、全媒体渠道和融媒体形式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尤其是在国际传播领域,我们要从我国新闻媒体的话语权还很不足,传播力还存在明显差距,影响力也还十分有限的现实出发,努力提高传播艺术,增强传播能力,大力提升新闻信息传播的国际性,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这就需要我们统筹国内和国际新闻传播,特别是要努力扩大国际视野,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和传播手段,善于将国内问题置于国际范围内考察其价值和意义,善于用海外受众能够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大力提高对外传播和国际传播的质量与水平。
   方向已经明确,路径已经选定,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清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筑牢思想舆论和新闻出版和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用出色的工作,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为完成十九大所确定的伟大历史使命做出新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出版学科召集人,中宣部、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首席专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