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铸就伟大——“七一勋章”获得者采写体会》讲座在公司举行

2021/07/13 12:59    阅读:

7月12日下午,新华社原主任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公司硕士毕业生文贻炜在学院西报告厅作了《忠诚铸就伟大——“七一勋章”获得者采写体会》主题讲座,与同学们分析自己采访“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卓嘎的经历和感受。


C1D5F

活动现场


讲座伊始,王辉老师对主讲人文贻炜主任记者进行了简单介绍。文贻炜2004年从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即到新华社青海分社工作,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他擅长经济报道,调研能力突出,在区域研究方面有较多调研作品。此外,文贻炜还曾担任新华网北京分公司总编辑、新华网广西分公司总经理,拥有丰富的媒介经营管理经验。

讲座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文贻炜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采访“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卓嘎过程中的故事。第二部分,文贻炜以优秀作品《玉麦的守望》为例,分析优秀作品是如何产生的。第三部分,文贻炜分享了自己在新华社青海分社当记者的体会。


A49CE

文贻炜与新闻学子分享心得


贻炜采访的其中一位“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是《青藏铁路生命守望者-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一文中的主角。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青海高原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员,扎根高原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类高原病做了系统研究,对青藏铁路建设中“高原病零死亡”纪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另一位采访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是西藏玉麦乡的一位村民。在父亲的影响下,她秉持“家在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信念,坚持在中国西南边陲放牧守边,是爱国守边精神的传承者。文贻炜参与创作的《玉麦的守望》正是以卓嘎为代表反映了西藏人民对祖国朴素情感的文章。采访报道吴天一、卓嘎两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的经历给予了文贻炜主任记者莫大的感触。“忠诚铸就伟大”最贴切地描述出文贻炜在这两次采访中的体会。

文贻炜指出,新闻采访要“用脚走进人物内心”,只是文字的堆砌不能让文章产生有力量的影响。“没有实打实的采访,稿件越是华丽,就越是空洞无物。没有事实,在文字上花拳绣腿,这是最糟糕的新闻稿。”文贻炜总结道。

接着,文贻炜主任记者以作品《玉麦的守望》为例,分析优秀作品是如何产生的。《玉麦的守望》一文由三部分组成,从玉麦人过去的生活状态、现在的生活变化、未来的生活畅想三个维度展现以卓嘎为代表的西藏人民对祖国淳朴而深厚的热爱。


DF8B7

师生们认真聆听讲座


回忆起在新华社青海分社担任记者的岁月,文贻炜说:“那是人生中最艰苦的阶段,也是很幸福的阶段、很有收获的阶段。”在青海当记者的那段时间,文贻炜以苦为乐,看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风景。这风景既有纯净的自然美景,也有淳朴的人文风情。这段经历也给予了他对于记者这一职业更深入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思考。“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思想!”文贻炜说,记者肩负着社会守望的职责,必须聚焦社会热点,用职业的眼光在平淡的生活中挖掘新闻,写出具有现实锐度、历史厚度、未来宽度的文章。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向文贻炜主任记者提出自己在新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他也热情地对同学们的疑问作出了回答。

朱昱颖同学在文贻炜采访内容之详细、新闻作品细节之动人两个方面深受启发。她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经历,就如何做到详细采访且将采访细节在新闻作品中生动体现的问题向文贻炜提出自己的困惑。

文贻炜表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积累,尤其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在采访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明确采访的目的、搭建采访的框架,而且要在采访过程中要关注采访对象的特殊想法。在写作中要带着思考行文,力求从多个维度反映事件或人物状态,塑造有深度、有厚度、有层次的、丰满的人物形象。


CE880

朱昱颖同学提问


对何婉媚同学提出自己在新闻写作中语言表达贫瘠的问题,文贻炜回答了“四个多”:多看诗词、多背经典、多沉淀、多学习,才能提升“三度”:意识的厚度、思考的深度、未来的宽度、情感的温度。同时,同学们要加强学习先辈的作品,从中获得启示。


E2A80

何婉媚同学在提问

最后,张明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以及文贻炜主任记者的建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新闻实践中,同学们都存在采访的对象不够、观察的细节不够、新闻作品的可读性不强等问题。张明老师希望大家利用好第三学期,多学习优秀记者的优秀报道,多阅读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多看优秀平台推出的新闻报道,在扎实的学习中提升自己新闻写作和表达能力。


99213

张明老师分享听讲座心得



文字:陈柳萍

图片:肖萌





关闭